木器漆基础知识
第一节:涂料的概念、组成及作用
一、涂料与油漆的关系
涂料是指可借助特定的施工工具、工艺和方法,涂覆于物体表面经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固化干燥所形成的一种坚韧、连续,并具有保护性能、装饰性能、或其它特殊性能的涂层物质,它是一种液体状或粉体状的高分子材料。
二、涂料的组成
涂料一般由成膜物质,颜(填)料,溶剂,助剂等组成,根据性能要求有时会略有变化。比如:清漆中没有颜(填)料,粉未涂料中没有溶剂。
1、成膜物质(60%---65%):
是指涂覆于物体表面能干结成膜的材料,是构成涂料的基础,它具有粘结涂料中其它组分形成涂膜功能,决定着涂料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油脂类成膜物质和树脂类成膜物质,其中树脂类成膜物质又分为天然树脂、人造树脂和合成树脂现涂料工业中常用合成树脂为原料,如醇酸树脂和丙烯酸树脂等。
2、颜、填料(20%---30%)
具有使涂料显示各种颜色,调整涂料粘度,提高机械强度和填充性能等功能。根据其性质又可分为:无机颜料、有机颜料、体质颜料。
1)无机颜料(颜料):大部分化学性质稳定、遮盖力强、填充性好。用于钏造实色漆。
2)有机颜料(染料):一般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透明度高、渗透力强,无遮盖力和填充性。一般多用于透明色漆,也可和无机颜料等配合用于实色漆中。
3)体质颜料(填料):是指那些不具备着色和遮盖力的白色或无色颜料,能够提高漆膜的厚度与体质,增强漆膜的耐磨性、耐光性和填化性,以降低成本 。
3、溶剂(配方的15%):
是指能将其它物质溶解而形成均一相溶液的物质,可依据挥发速度的快慢区分为高沸点溶剂、中沸点溶剂、低沸点溶剂,其有如下作用:
1)调整涂料粘度,使其达到施工要求。
2)提高涂层流平性,避免漆膜厚薄不均匀和产生严重的刷痕等。
3)保证涂料的润湿度,使涂料渗透木材的空隙,增强涂层的附着力。
4)增加成膜物质的储存稳定性,防止凝结。
4、助剂(配方1%--2%):
涂料助剂又称添加剂,它不是成膜物质,不能单独形成涂膜,助剂在涂料中用量很少(一般在千分之几),然而却能显著的改善涂料性能,其作用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改善涂料的制造工艺:如引发剂、乳化剂、催化剂、分散剂、阻聚剂等。
2)改善涂料的贮存性能:如防结皮剂、防沉降剂、防胶冻剂等。
3)改善涂料的施工性能:如流平剂、消泡剂、增稠剂、防流挂剂、抗潮剂
4)改善涂料的使用性能:如紫外光吸收剂、抗氧化剂、防霉剂、热稳定剂、耐磨剂、阻然剂、抗划伤剂等。
三、涂料的作用
1、保护作用------不同的涂料为不同类型的底材提供保护,根据涂料的配方,涂料能够提供耐高温度、化学物、腐蚀、藻类的生长及磨损,如防止金属锈蚀、木材腐蚀、水泥风化等。
2、装饰作用------涂料的色彩、质感、润饰及光泽水平为被涂物提供了装饰作用,如颜色装典等。
3、特殊功能------涂料也可为特殊用途而配置,如标志用荧光漆、防冷凝、电泳、防水、防腐、绝缘、阻燃等。
笫二节:涂料分类
一、按成膜机理分类
1、挥发干燥型:
靠溶剂挥发而干燥成膜,不发生化学反应,如NC(硝基)漆。
2、固化干燥型:
1)气干型:涂料与空气中的氧气或潮气反应而固化成膜,如PU漆。
2)烘烤型:须经高温加热才能固化成膜。如粉末涂料。
3)辐射固化型;紫外光,电子束固化,如UV漆。
二、按组份分类
1、单组份漆:
只有一个组份,可直接涂装或只需加入稀释剂便可使用,如NC(硝基)漆。
2、多组份:
包括双组份、三组份等,使用时必须按要求比例混合调配才能使用。如PU漆,PE漆。
三、按光泽度分类(对面漆而言)
1、亮光漆---→光泽度90%以上。 2、半光漆--→光泽度50%左右。
3、哑光漆--→光泽度20%-30%。 4、全哑漆--→光泽度10%以下。
四、按产品功能分类
粉未涂料、防腐涂料、防火涂料、防水涂料。
五、按化学结构分类
硝基冻漆(NC)、不饱和聚酯漆(PE)、改性聚氨酯漆(PU)、醇酸磁漆(调和漆)、乳胶漆等。
六、按使用对象分类
木器漆、皮革漆、金属漆、汽车漆、船舶漆等。
七、按常规分类
油性涂料--→油漆。 水性涂料-- →乳胶漆,水性木器漆。
八、按使用次序分类
底层涂料(腻子)、底漆、面漆。
九、按色彩分类
第二章:涂料相关知识
木器涂装常用涂料介绍
一、硝基漆(NC)
硝基漆又称硝酸纤维素漆、蜡克,它是一种以硝酸纤维素(硝化棉)为主体,并加有其它树脂和增塑剂主要成膜物质,靠溶剂挥发,快速干燥的油漆,属于自干型。
1、硝基漆的优点:
1)干燥快,表干(不粘手)一般只需10-20分钟,3-4小时后能全部干透,所以不易在表面沾灰尘,施工效率高。
2)单组份:调配简单,油漆调好后不受可使用时间限制,气味小,毒性小。
3)施工要求不高,工艺相对简单,施工性能好,时环境宽容性好,易修复。
4)硝基漆不需加固化剂,通常情况下和乳胶漆同时施工不会使乳胶漆变黄。
5)硝基亮度不够,但哑光硝基手感好。
2、硝基漆的缺点:
1)硝基漆固含量低(30%),所以表面丰满度差,需多次涂覆才能达到一定的漆膜厚度。
2)硝基漆最大亮度只有90-95度,而PU漆能够达到100-105度。
3)硝基漆耐溶剂性很差,耐水、耐候、耐化学品性能都较差。
4)硝基漆耐黄变性能差,存放时间长容易产生变黄、变红现象。
5)硝基漆施工受环境温度及湿度影响严重,特别是在闷热、寒冷及潮湿的环境中施工涂膜发白现象十分明显。
二、聚氨酯漆(俗称685)
聚氨酯漆主要成分为高分子合成氨基甲酸脂,是液态双组份反应固化涂料。甲组份为固化剂,是含有异氰酸脂的预聚物,乙组份为主剂,一般是以松香改性的短油度蓖麻油醇酸树脂为主,甲乙两组混合均匀后,经化学反应,数小时后,固化成富有弹性的整体无缝合成橡胶层,固化剂越多,固含量越高,丰满度就越好。
1、聚氨酯漆的优点:
1)固含量较高(50%左右),丰满度较好,硬度较好。
2)耐溶剂、耐酸性、耐水、耐候性好,同时具备了保护和装饰性能。
3)易涂刷,同时价格也相对经济(相对PU漆)。
2、聚氨酯漆的缺点:
1)油漆本身颜色偏黄,耐黄变性差。
2)施工环境要求高,易起泡。
3)固化速度慢,表干(不粘手)需1小时以上(气温25度)实干需24小时左右,达到最佳硬度效果要7天。
4)易括花,不耐热(开水)、烟烫等 。
三、聚酯漆(PU)
聚酯漆行业在我国发展最早的是深圳的松树和紫荆花两个品牌。1991年金龙油默(万家乐属下)开始生产聚酯漆和树酯,掀起了家居装修的新潮流。后来,许多厂家又相继分离出来,如:华润,嘉宝莉,金冠,美涂士,展辰,神州等。这些企业为整个聚酯漆行业起了带头作用,为市场培养了大批的油工,为聚酯漆行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家具行业有很大的影响,时至今日,这些企业仍然是整个行业的焦点。
现在市场上流行的聚酯漆其成分并不是不饱和聚酯,而是改性聚氨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改性聚氨酯在进入市场初期被叫做聚酯漆,广大用户形成了聚酯漆质量好的概念,因此:将错就错将改性聚氨酯漆叫做聚酯漆进行销售。
1、PU漆的成膜机理:
PU漆为双组份反应固化涂料,一组份为含带有羟基(-OH)的醇酸树脂或丙烯酸树脂,用作涂料,另一组份为含带多异氰酸基(-NCO)的预聚物,用作固化剂,两组份及和稀释剂(甲苯、二甲苯)按比例混合涂于物体表面,即发生(-OH和-NCO)化学交联反应而固化成膜。
只有当固化剂中的异氰酸基(-NCO)与主剂中的羟基(-OH)相和时,就能结合成膜,但实际使用中比较复杂,异氰酸基因易与多种含活性氢的化合物如水、醇等发生反应,所以施工时含异氰酸基的固化剂的使用量必须大于理论计算值。
2、PU漆的优点:
1)漆膜耐水、耐热、耐化学品。 2)漆膜坚硬耐磨、硬度好、附着为好。
3)固含量达到60%-70%,丰满度好。 4)施工效率高、施工成本低。
5)聚酯漆特别是高档聚酯漆最大的优点是耐黄变性能好。
3、PU漆的缺点:
1)漆膜修复比较困难。 2)漆液中不能进水,调配比较麻烦。
3)油漆调配后活化期短(4-6小时),受可使用时间限制。
4)高温涂装时易产生气泡、针孔。
4、PU漆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1)油漆与固化剂必须按说明书要求比例混合调配,若固化剂加入过量会引起漆膜发暗、附着力差、出现针孔、气泡,反之则漆膜发软、干燥慢、耐水、耐化学品性能差等。
2)油漆调配好后应静止10-20分钟再使用。不宜一次涂刷过厚。
四、不饱和聚酯漆(PE)
不饱和聚酯漆,也称聚酯漆或简称PE漆,它是一种三液型(三组份)涂料,即涂料中除主剂外,必须在促进剂(蓝水)及引发剂(白水)相互适时混和的情况下才得以干燥固化的涂料。通常促进剂使用一些重金属盐类(如环烷酸钴),而引发剂使用的是过氧化物(如过氧化甲乙酮)。当三者相混和时,即开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而聚合固化。
不饱和聚酯树脂是由不饱和的多元酸和多元醇经缩聚而成的线性聚酯树脂,用乙烯基单体作活性稀释剂,组成一个能以自由基聚合交联生成不溶,不熔的涂膜,其中活性单体在不饱和聚酯树脂甲起到稀释和成膜组成物的作用,因此不饱和聚酯涂料称为无溶剂涂料,不饱和聚酯涂料组分全部参与反应,适宜厚涂所以施涂一次即可祸到相当好的漆膜厚度,更可连续喷涂,涂膜具有高硬度、耐磨性好、耐化学品性能好、耐溶剂性好等特征,涂料调和时,其促进剂与引发剂的添加量需随温度高低而进行适当调整,但因其操作要求相对较高,故而主要用于家具厂的家具喷涂。
1、PE漆的优点:
1)固含量高(接近100%)、丰满度高、不易下陷。
2)干燥快、可以减少施工次数,提高工效。
3)受环境影响因素较小,不易产生发白等现象。
4)漆膜层综合性能优异,硬度高,坚硬耐磨、耐水、耐热、耐化学品性能好。
5)无溶剂,无有毒、有害气体释放、不污染环境。
2、PE漆的缺点:
1)组份复杂,调配麻烦、促进剂、引发剂比例要求严格。
2)活化期短、调配好的漆须在15-20分钟内用完。
3)施工时气味过大、且干燥成膜后不易返修。
4)涂膜硬度高、打磨较困难、底漆厚涂时透明度较差。
5)涂层硬而脆、易开裂,对底层要求高,与水性腻子,虫胶漆配套时附着力差。
五、紫外光固化涂料(UV漆也称作倒膜漆)
紫外光固化涂料,是一种新型涂料,多用于纸张印刷和塑料上光,当出现板式家具的造型设计后紫外光固化涂料立即在家具制造中得到了应用,我国目前应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主耍是炳烯酸脂环氧醋和炳烯酸脂聚氨等类型。
1、UV漆的特性:
UV漆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可在几秒至3-5分钟内快速固化成膜,这是任何常规涂料所不及的,所以UV漆是一类很有发展有景的新型涂料。
2、UV漆的优点:
1)涂层干燥快、一经紫外光照射即可干燥成膜,大规模自动生产效率高,周期短,成本低。
2)固含量高接近100%,可一次厚涂。没有可使用时间制约。
3)漆膜平整丰满、光泽度高、耐磨、耐热、耐酸碱、综合性能优异。
3、UV漆的缺点:
1)前期设备投资大,有紫外装泄露的危害。
2)UV漆所用颜料,染料要求严格。涂料与设备的配合调试要求效高。
3)由于紫外光的直线传播结构复杂,被涂物件容易固化不均匀不适合复杂形状部件的涂装。
六、酸固化氨基醇酸树脂涂料(AC)
氨基醇酸树脂漆是由氨基脲醛树脂和不干性醇酸树脂混合组成的,在木家具表面涂饰中得到广泛应用。酸固型氨基醇酸树脂液通常由树脂液,酸性固化剂和稀释剂三组份组成,三组份经混合后可使用时间较长(12小时以上)
1、AC漆的优点:
1)涂膜干燥固化速度快,一般3-4小时。
2)硬度高,固含量高(60%左右)光泽度好,附着为好,手感好。
3)耐化学品、耐磨性、耐热性(120度无变化)耐溶剂性能好。
4)涂料调配性好,活化期长(可达12小时以上)。
2、AC漆的缺点:
1)漆膜丰满度、耐久性、耐黄变性较差。硬度高、面脆、易产生龟裂。
2)涂料在进行缩聚反应时有甲醒释放,有异味、刺激性较大。
3)配比不当会影响漆膜质量、
笫三章:涂料相关知识
涂料及涂装术语
1)粘度: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其分子间相对运动能力的量度,内部流 层之间存在的摩擦刀的物理量。
2)流平性: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油漆自身的漆膜表面能够达到最平的能力。
3)活化期:从油漆与固化剂等混合到固化成膜这一段时间即为油漆活化期。
4)附着力:涂层与基材表面或涂层与涂层之间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相互连接的牢程度。
5)柔韧性:涂膜随着底材一起抗各种变形、冲击、振动、冷热胀缩弯曲等而不发生损坏的能力。
6)光泽度:物体表面的一种光学特性,指物体时光的反射能力。
7)耐磨性:涂膜(干膜)耐机械磨损的抵抗能力。
8)打磨性:干膜用砂纸等打磨成平坦状态时的难易程度和表现出的综合性能.
9)涂刷性:刷涂在基材上的漆膜在活化期内自动消除刷痕的能力。
10)耐侯性:漆膜长时间受温度、湿度、日光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所表现出的耐老化(泛黄、剥落等)能力。
11)随陷性:油漆表面干膜把底材的几何形状表现出来的,这就是随陷性。
12)溶解: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相组成混合溶解的过程。
13)溶剂:能够将其它物质溶解而形成均一相溶液的物质。
14)树脂:许多高分子化合物互相溶合的合成物,呈透明或不透明粘稠液体或固体状,能溶有机物,改性后能溶于水。
15)挥发速度:溶剂从涂层中挥发到空气中的速度。
16)碘值:油漆的碘值指油漆中的加碘量。
17)表干时间:在规定的干燥条件下漆膜表面从液态变为固态所需要的时间。
18)实干时间:从施涂好的漆膜从液态到形成固态所需要的实际干燥时间。
19)透明度:物质透过光线的能力,可以表明漆料及稀释剂是否含有浑浊物。
20)密度:物体的单位体积,常用单位为千克/立方米。
21)固体含量:涂料所含有的不挥发物质的量,又叫固成分。
22)细度;涂料中颜料及体质颜料分散过程中颗粒粒径的大小。
23)贮存稳定性:涂料产品抵抗其存放后可能产生的异味、稠度、结皮、返粗、沉底、结块等性能变化的程度。
24)相溶性:一种产品和另一产品相混合,而不产生不良后果(如;沉淀、凝聚、变稠等)的能力。
25)遮盖力:色漆消除底材上的颜色或颜色差异能力。
26)施工性:涂料施工的难易程度,一般指涂料施涂(刷、喷、浸等)流平性好、不出现流挂、起皱、缩边、渗色、咬底、易打磨、重涂性好对施工环境条件要求低等。
27)重涂性:同一种涂料进行多层涂覆的难易程度与效果。
28)漆膜厚度:漆膜厚薄的量度,一般以微米表示(um)。
29)硬度:漆膜抵抗外来物体的撞击,如碰撞,压陷,擦划等机械力作用的能力。一般油漆的硬度在2B-3H之间。
30)可使用时间:反应型涂料调配后,经过一段时间,由于涂料内部的反应加剧,而导致无法使用的时间。
31)耐黄变性:涂膜的分子受紫外光照射后出现的变黄倾向。
32)耐湿变性:漆膜经过受冷热交替的温度变化而保持其原性能的能力。
33)发浑:清漆或稀释剂由于不溶物折出而呈现云雾状不透明。
34)增稠:涂料在贮存过程中通常由于稀释剂损失引起粘度增高的现象。
35)絮凝:在色漆或分散体中形成附聚体的现象。
36)胶化:涂料从液态变为不能使用的固态或半固态现象。
37)结皮:涂料在容器中,由于氧化聚合作用,其漆面上形成皮膜现象。
38)沉淀:涂料在容器中,其固体组分下沉至容器底部现象。
39)结块:涂料中颜料,体质颜料等沉淀成用搅拌不易再分散的致密块状物。
40)粗粒:涂料在贮存过程中展现出的粗颗粒。
41)返粗:色漆在贮存过程中,由于颜料的絮凝而使研磨细度变差的现象。
42)发花::含有多种不同颜料混合物的色漆在贮存或干燥过程中,一种或几种材料离析或浮出并在漆膜表面集中呈现颜色不匀的条纹或斑点等现象。
43)浮色:发花的极端状况。
44)气泡:涂料在施涂过程中形成的空气或溶剂蒸气等气体兼有的泡,这种泡在涂膜干燥过程中可能消失,也可能永久存在。
45)针孔:一种在漆膜中存在着类似于用针刺细孔的病态。
46)起皱:漆膜呈现有规律的波纹形状的皱纹。
47)桔皮:漆膜呈现桔子皮状外观的表面病态。
48)发白:有光涂料干燥过程中,漆膜上呈现白色雾状现象。
49)流挂:涂料在施工中施涂不当。漆膜过厚等原因使湿漆膜向下移动形成各种厚薄不均匀的条状下流现象。
50)刷痕:刷涂后在干漆膜上留下条纹状现象。
51)缩孔:漆膜干燥后仍滞留的若干大小不等分布各异的圆形小坑现象。
52)厚边:涂料在涂膜面边缘堆积呈现隆起状使漆膜边过厚现象
53)咬底:在干漆膜上施涂同种或不同种涂料时,在涂层干燥期间使下层的干燥涂膜发生软化,隆起或从底材上脱落现象。
54)渗色:来自下层的有色物质,进入并透过上层漆膜扩散,因而使漆膜呈现有的着色或变色现象。
55)表面粗糙:漆膜干燥后其整个或局部表面分布着不规则形状的凸起颗粒的现象。
56)积尘:干漆膜表面滞留尘垢等异常颗粒的现象。
57)失光:漆膜的光泽因受气候/施工环境的影响而降低的现象。
58)开裂:漆膜出现不连续的外观变化,
59)剥落:一道或多道涂层脱离其下涂层,或涂层完全脱离底材。
60)回粘:干燥不发粘的漆膜表面随后又呈现发粘的现象。
笫四章、涂装工艺效果及相关知识
笫一节、涂装基础知识
一、涂装三要素
1、备料 2、技术(施工方案) 3、管理
二、涂装的管理
1、人员组织 2、工艺管理 3、质量管理控制
三、涂装前期准备
1、施工工艺 2、工艺流程 3、施工条件及方法
4、工具设备和环境
四、涂装寿命决定质量因素
1、基层(腻子)50%。 2、中涂(底漆)30%。 3、面涂(面漆)20%。
五、涂装的目的和作用
1、保护作用 2、装饰作用 3、特殊作用-色彩标志,调节环境等。 涂装的目的首先强调的是保护作用,其次才考虑到它的装饰效果。
六、与涂装设计相关的影响因素
1、被涂装的基材种类
2、装饰材料木器漆与乳胶漆的性能
3、涂装技术水平
4、工期的长短,作业环境与场地(施工环境与气候环境)
5、成本、档次、效果
七、涂装效果的分类
1、按木眼显现程度分划
⑴全封闭效果:所有的木眼都填平,漆膜光滑平整
⑵半开放效果:又叫半封闭效果,小木眼被填平,大木眼未填平
⑶全开放效果:连小木眼都没填平(也叫美式涂装)
2、按基材木纹显现程度划分
⑴透明涂装(木板本身颜色) ⑵半透明涂装(透明有色)
⑶不透明涂装(实色漆无木纹)
3、按漆膜的光泽划分
⑴亮光涂装 ⑵半光涂装 ⑶丝光涂装(柔哑)
⑷哑光涂装 ⑸全哑涂装
第二节、涂装基材的相关知识
一、涂装基材的分类:
木材为木本植物,可分为针叶材与阔叶材,有自然的温暖性,适度的柔软性及特有的材质感,自古以来就成为家具、家装的主要原料
1、按木眼深浅分类
⑴深木眼:如水曲柳、橡木、花梨木,适合底着色工艺,空出木纹的美观
⑵浅木眼:如样木、枫木、影木、彬木、松木等,适合透明本色工艺
⑶中等木眼:如樱桃木、菠萝格、沙比利等
2、按木材颜色分类
⑴深色木材:如黑胡桃木、花梨木、红沙比利等适合透明涂装,不须耐黄变
⑵中等色木材:如红榉、红枣木、柚木、松木,一般耐黄变要求
⑶浅色木材:如枫木、白榉木、白影木、杉木,起耐黄变要求
二、涂装基材的常识
1、天然板材和人造板材两类,不同的树种有不同的香味,不同光泽和不同的色彩
2、木材的特性:木材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受生长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影响,涂装的时不能千篇一律
3、不同的木材其内部构造不同
⑴针叶材-如红松、云松、马尾松、铁杉木、青松、红杉、椴木、樱桃木等,其内部结构较松软,细胞孔径小,表面沟槽浅,颜色也较浅
⑵阔叶材-如柚木、樟木、菠萝格、水曲柳、榆木、楸木、柞木等其内部结构较硬,细胞孔径大,表面沟槽深,颜色也较深
⑶含油脂木材-如柚木、橡木、松木、栗木、漆树等,不同的木材表面花纹不同,同种木材又分为径切、弦切和横切几种花纹
⑷人造板
a胶合板(有三层、五层、七层等规格)表面常用高档木材的薄切片,而内层则选用低档的经济木材胶合而成
b中密板(纤维板)是将木材碎片、碎料或其它植物纤维,径削片、纤维分条等用胶粘剂粘结,在一定温度下加压而形成的板材,其质地坚硬,结构均匀,易加工不变形,防潮性好,贴上木皮,木纹纸常用在高档家具中,是家具厂首选材料。 C刨花板:是将干燥的刨花碎片与脲酫树脂胶均匀混和,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压制而成的板材,其特点是表面较粗糙,结构较疏松,贴上木皮、木纹纸,常用在中低档家具中
d胶合板,人造板国家统一规格为:1220MM×2440MM,目前家具行业常用的人造板材还有高密度纤维板,集成板,细木工板等。
E、我国各省市木材平均含水率见下表
省市名称 |
平均含水率% |
|
省市名称 |
平均含水率% |
最大 |
最小 |
平均 |
最大 |
最小 |
平均 |
黑龙江 |
14.9 |
12.5 |
13.6 |
湖北 |
16.8 |
12.9 |
15.0 |
吉林 |
14.5 |
11.3 |
13.1 |
湖南 |
17.0 |
15.0 |
16.0 |
辽宁 |
14.5 |
10.1 |
12.2 |
广东 |
17.8 |
14.6 |
15.9 |
新疆 |
13.0 |
7.5 |
10.0 |
广西 |
16.8 |
14.0 |
15.5 |
青海 |
13.5 |
7,2 |
10.2 |
四川 |
17.3 |
9.2 |
14.3 |
甘肃 |
13.9 |
8.2 |
11.1 |
贵州 |
18.4 |
14.1 |
16.3 |
宁夏 |
12,2 |
9.7 |
10.6 |
云南 |
18.3 |
9.1 |
13.3 |
陕西 |
15.9 |
10.6 |
12.8 |
西藏 |
13.1 |
8.6 |
10.6 |
内蒙古 |
14.7 |
7.7 |
11.1 |
台湾 |
16.9 |
15.3 |
16.1 |
山西 |
13.5 |
9.9 |
11.4 |
北京 |
11.4 |
10.8 |
11.1 |
河北 |
13.0 |
10.1 |
11.5 |
天津 |
13.0 |
12.1 |
12.6 |
山东 |
14.8 |
10.1 |
12.9 |
上海 |
|
|
15.6 |
江苏 |
17.0 |
13.5 |
15.3 |
海口 |
18.0 |
16.0 |
17.0 |
安徽 |
16.5 |
13.3 |
14.9 |
哈尔滨 |
|
|
13.4 |
浙江 |
17.0 |
14.4 |
16.0 |
广州 |
|
|
15.1 |
江西 |
17.0 |
14.2 |
15.6 |
拉萨 |
|
|
8.0 |
福建 |
17.4 |
13.7 |
15.7 |
大连 |
|
|
12.3 |
河南 |
15.2 |
11.3 |
13.2 |
|
香港 |
|
|
15.7 |
三、家具厂与装修市场常用贴面板介绍
1、樱桃木 2、泰柚木 3、沙比利 4、水曲柳
5、红橡木 6、榉木 7、黑胡桃 8、红胡桃 9、枫木等
第三节、家庭装修常用涂装工艺与效果
一、整体涂装施工流程(施工程序)
1、装修套房(白坯房)→制品打磨(家具)涂刷封闭底漆--→墙体清理修补线槽→刮涂腻子二至三次--→腻子打磨(墙体)--→涂刷木器底漆二至三次--→有木地的先打磨地板--→涂刷地板漆---→打磨木器漆底漆、地板漆---→涂刷木器漆面漆二至三次---→墙体腻子修补打磨→涂刷乳胶漆封闭底漆---→涂刷乳胶漆面涂二次---→涂刷地板漆→完工清理卫生,保养
2、施工提示
⑴油漆和乳胶漆同时施工时乳胶漆漆膜易产生发黄,请掌握好间隔时间或尽量避免同时施工
⑵油漆施工完毕后,请预留保养时间,并做好通风措施
⑶下雨天湿度太高(85%)温度太高(30°度以上)或太低(5°度以下)不宜施工
二、透明本色涂装工艺程序
1、白坯(家具320#砂纸打磨)--→涂刷封闭底漆或透明底漆--→实干后嵌补钉眼--→320#砂纸打磨清理干净--→透明底漆湿碰湿二至三遍--→320#600#砂纸打磨--→透明清面漆--→600#1000#水磨,干燥清理--→透明清面漆--→养护或打腊
2、工艺适宜:红榉、白榉、枫木、雀眼、沙比利、柚木、花樟、安丽格、胡桃木、橡木等贴面板或实木的透明涂装
3、施工提示
⑴如基材纹理较深,请用水性腻子或聚酯腻子填补再涂刷底漆
⑵湿度较大的地区应采用底得宝封闭或者水晶底漆或地板漆封闭(亮光)以防止木材变形、霉变、发白等弊病发生
⑶不宜使用透明腻子填孔或充当底漆使用
⑷客户如果需要亮光效果,受施工环境影响漆面出现颗粒属正常现象
⑸钉眼可用水性腻子调色填补,可选用水性色浆,无机氧化颜料(颜色粉)调色
⑹禁止使用硝基类油漆封闭打底,用配套产品使用
⑺油漆在湿膜状态下受紫外线照射极易泛黄,应做好相应保护措施
⑻经过双氧水漂白的基材,至少间隔48小时以上,待彻底干透,并经小样测试确认不出现泛黄,泛红现象后方可施工
三、底着色涂装工艺程序
1、白坯(家具)32#砂纸打磨→底得宝或特清底--→嵌补钉眼打磨320#--→底漆着色(透明底漆着色剂或木纹宝、格丽斯、色士那)--→透明底漆湿碰 湿二至三遍--→320#600#砂纸细磨--→透明有色面漆修色(面修色)--→600#1200#轻磨清理干净--→透明清面漆罩面(哑光、半光、亮光罩面)
2、工艺适宜:水曲柳、橡木等贴面板或进行底着色面修色涂装处理
3、施工提示
⑴要求着色均匀一致,不能发花、混浊、漆膜厚薄不均匀
⑵嵌补钉眼注意调色尽可能与底材颜色一致
⑶在进行透明面漆修色时注意整体颜色一致,涂刷喷涂漆膜均匀一致
⑷透明有色面漆施工遍数可按照要求颜色层次进行调配与调整
⑸面修色后打磨时应该均匀轻磨,切忌磨穿,打磨后表面粉尘要清理干净
四、实色漆涂装工艺程序
1、白坯(木器320#砂纸打磨)--→满刮腻子填补平整--→打磨320#600#--→封闭底漆--→实色底漆,嵌补腻子--→320#打磨修整清理--→实色底漆湿碰湿二遍--→320#600#砂纸轻磨--→实色面漆400#-1200#砂磨--→实色面漆罩面(哑光、半哑、亮光、全哑光)
2、工艺适宜:细木工板、普通夹板、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等
3、不宜:防火板、三聚氰胺板、矿棉板、保丽板等
4、施工提示
⑴不宜使用硝基漆、醇酸漆、酚醛漆打底,封闭
⑵面漆只宣喷涂、刷涂易产生刷痕,颜色不均匀等现象
⑶请按正确的施工配比操作(重量比)
⑷亮光实色面漆受施工环境的影响,漆面出现颗粒属正常现象
⑸白面漆请勿用强制烘干方法提高干速,否则会失去耐黄变效果
五、地板漆涂装工艺程序
1、白坯(240#320#砂纸打磨)--→底得宝或封闭底,地板漆--→刮水性腻子或双组份聚酯腻子填补--→320#砂纸打磨并除尘--→地板漆薄涂湿碰湿二遍--→320#600#打磨清理--→关闭门窗一晚--→厚涂地板漆一至二遍
2、工艺适宜:水曲柳、柞木、枫木、西南桦木、金刚木、榆木、菠萝格、巴豆、檀木等木地板
3、不适宜:涂刮透明腻子,特清底透明底漆
4、施工提示
⑴地板木缝请使用水性腻子或聚酯腻子填补,勿使用硝基类(硝化锦透明腻子,填补,否则会出现咬底现象)
⑵请勿使用高填料的底漆做底涂,否则会影响透明度和发白现象
⑶地板含水率超过14%时必须使用底得宝或直接用地板漆封闭
⑷地板漆宜薄涂多遍为佳,油漆根据施工遍数由稀至稠
⑸涂刷地板漆前必须做好室内环境清洁,避免灰尘过多
第四节、产品施工过程注意事项
一、底材处理
1、底材表面必须清洁干爽、无油污、无灰尘、无杂质、油脂较重的底材刷底漆时易出现凹陷现象,建议底材经打磨,清理后用稀释剂清洗干净再上漆。 2、经过双氧水或漂白的底材,至少间隔48小时彻底干透并用砂纸把表面残迹打磨干净,再刷封闭漆,建议先小面积油漆实验,确认无渗色,发花、发红、发白等反常现象再进行涂装
3、木材除本身的纤维素外,还含有树脂、单宁、色素、水分等,这对涂料的附着力装饰性、干燥性均有影响,为了得到很好的涂层,需要进行一些表面处理
⑴干燥由于木材多孔性,易于吸收和排水,具有干缩湿胀的特点,易造成漆膜发生起泡,开裂,脱落和回粘等现象,所以木材需要干燥到一定程度后方可进行涂装,一般含水率在8%-12%左右为佳,木材的干燥方法有自然晾干和低温烘干两种
⑵清除污物、油脂等,木制品表面的污物如胶痕、油渍等,会影响漆膜颜色的均匀性、干燥性、附着力、应清除干净,可用180#砂纸或1#砂布磨光,同时木材中含有油脂(松香、松油等)会影响漆膜的附着力,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油脂会从木材中溢出,以至造成漆膜发粘甚至不平,可用溶剂如醋酸丁酯或稀释剂清洗干净。
⑶去毛束:在正式上漆前将底得宝开稀些,薄涂(刷、喷)于木材表面使毛束竖起变脆,再用240#-320#砂纸打磨
二、调配油漆
1、调配油漆时,彻底搅拌均匀后静止10-20分钟等油漆内气泡自行消失后,用250-300目左右的滤网过滤后使用,如果油漆没有搅匀则会出现光泽不均匀等现象
2、油漆与固化剂的配比必须严格按照规定重量比例进行配比,稀释剂用量可根据气温和具体施工情况合理调整
3、配漆时应根据不超过4小时的用漆量适当调配,加有固化剂的漆应在4小时内用完
三、施工过程
1、施工时请保持良好的施工通风环境,干净无灰尘
2、刷涂时应保持涂层厚度一致,以免刷痕不均、光泽度不一致
3、一般施工遍数建议,高光按二底三面或三底二面,哑光按二底二面施工
4、若要求更高的透明度,建议刮特清腻子,上封闭漆后刷两遍水晶清面漆做底,打磨后喷涂一遍高光清面漆,即能达到较高的丰满度和清晰度,但打磨方面比较困难,建议水磨
四、施工完工
1、未用完的油漆请分别密封盖紧,用过的工具及时清洗干净,以备下次再用
2、涂膜一般需要7天后才能达到最大的漆膜硬度,耐刮伤、耐磨损和耐腐蚀性
五、腻子类
1、腻子的作用是填孔、补缝,不能用来增加油漆丰满度,丰满度应该靠涂刷底漆来实现
2、腻子使用于有虫孔、裂缝等凹凸不平的底材,钉眼,对于比较平整的底材,则不需要使用腻子,直接上底漆即可
3、透明腻子施工可采用刮刀刮涂(若腻子粘度太大,干燥过快可适当加少量稀释剂),完全干燥后(正常施工温度在25℃以下需8小时),用240#砂纸充分打磨干净,除去灰尘再上底漆(或封闭底),充分干燥后(20℃以下干燥一天以上),用320#左右的砂纸打磨时,注意不要打穿透明底漆而露出腻子层,涂刷面漆时不要一次过厚
六、透明底漆类
1、对于透明度要求较高的露木纹家具,贴纸家具和高档地板装修时不宜使用高固透明底,否则影响透明度,而应该选择透明度较高的特清透明底或刷一遍封闭漆后再用水晶清面漆做底
2、底漆湿碰湿叠刷效果最好,即每隔30-90分钟表干后就继续涂刷,薄刷2-3遍以填满木眼为准,至少间隔6-10小时干燥后用320#砂纸打磨,再用600#砂纸细磨
3、涂刷底漆应在1天内完成,如果涂刷后间隔时间太长超过2小时就必须充分打磨后才能涂刷下一遍,这样将浪费材料和人工,而且降低了油漆的附着力
七、封闭漆类
1、有刮灰和刮腻子的装修,封闭漆应在刮灰和刮腻子之后,上底漆之前使用,装饰效果最好
2、封闭漆与固化剂混和搅匀后应在3小时内用完
八、高光清漆类
高光清漆如果需要更高的丰满度,可按二底三面或三底二面进行涂装,若需要更高的亮度,可适当加大固化剂用量
九、哑光清漆类
1、哑光清漆放置时间长可能会出现少许分层(哑粉),使用前充分搅匀,配漆后用250-300目左右的滤网过滤再使用
2、哑光清漆完全干燥后如再涂刷第二遍,必须充分打磨至无光毛玻璃状才可涂刷,否则会出现跑油或附着力差的现象
十、地板漆类
1、刷涂地板漆时先薄涂,最后一遍厚涂,两遍之间间隔30-50分钟后再涂刷,若间隔时间超过二小时,必须打磨后再涂刷
2、拼装好的地板底材若有缝隙、钉孔则需填补腻子,切勿大面积满批(只可填缝补洞)以免引起咬底、起皱或离层
3、打磨技巧:补过腻子的地板底板需将木径上残留的腻子全部打磨干净,做到只留木眼不留木径,底漆和腻子的打磨宜用较粗的砂纸打磨,地板漆与地板漆之间可用320#-400#的砂纸打磨,刷最后一道地板漆之前宜用600#以上的砂纸打磨,且以采用水磨为佳
4、地板漆施工后,涂膜要7天以后才能达到最大的漆膜硬度,最佳的耐刮伤性和耐磨性。
5、在进行地板漆施工时要确保地板上面和房间内无灰尘,颗粒及水份等
十一、硝基漆类
必须配套使用硝基漆专用稀释剂,以发挥硝基漆的整体优异性能,施工环境湿度较大时,可加5%-15%的化白水,但漆膜干燥时间将随之延长,且光泽度也会随之增高,若温度超过85%,应停止施工
十二、透明有色面漆类
1、喷涂次数越多,涂层越厚,丰满度越好,色泽越深,透明度越差。 2、施工时要求喷涂均匀,色泽一致,喷涂时尽可能顺木纹方向施工,多次薄喷更容易均匀。
3、透明有色面漆放置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有少许分层,使用前请充分搅拌均匀,配漆后用250-300目左右滤网过滤后使用。
第五节、产品施工技巧
一、油漆与固化剂,稀释剂的配比
1、增大固化剂用量,油漆干速加快,漆膜光泽增高、硬度高、稍脆。
2、减少固化剂用量,油漆干速减慢,漆膜光泽稍低、硬度稍差。
3、增加稀释剂用量,油漆粘度降低,涂刷时流平性好,丰满度和光泽稍差,立面施工时容易流挂。
4、减少稀释剂用量,油漆粘度上升,涂刷时丰满度好,但流平性差,刷痕大。
5、固化剂和稀释剂的增减幅度应控制在原配比量的10%-20%以内,否则易造成原有的问题刚解决又出现新的问题,一般来说气温较高时减少固化剂用量,气温较低时增加固化剂用量。
二、影响面漆光泽效果的因素
1、调配油漆时,增大固化剂用量,光泽度会升高。
2、如果减少固化剂用量,光泽会降低。
3、增大稀释剂用量,油漆流平性好,薄涂即可,光泽降低。
4、减少稀释剂用量,油漆流平性差,必须厚刷,光泽升高,刷痕大不易打磨。
5、涂刷厚,光泽高,涂刷薄,光泽低,不管底材的光泽高还是低,刷哑光面漆则是哑光效果,刷亮光面漆则是亮光效果。
。注:此资料配合实际施工操作进行培训效果更佳
|